那緊迫到底是什麼呢?
教科書上的說法是當環境需求超越了一個生物體自然的調節能力時,個體對於環境的預測力和控制力降低而產生。很籠統嗎?那換個說法,當動物被拉出自己的舒適圈時就會產生。所以活潑外向的狗狗出門可能很快樂,但緊張只想當個宅宅的貓咪則就有可能會因為出門而產生緊迫。
在過往的年代,獸醫師們對於緊迫的認識還很粗淺。認識還停留在復原反應遲緩以及神經內失調的那個時候,想知道神經內分泌是否正常大多根據皮質醇(Cortisol)的濃度來評估。
隨著了解的越來越多,我們發現皮質醇濃度上升可能僅僅代表著這個動物處在較為亢奮的狀態,而亢奮並不能直接的代表著是因為壓力所誘發。
因此,為了想要評估動物實際上的狀態,動物對於壓力來源的所產生的生理反應及心理反應都應該要納入考慮。 行為上的改變(狗狗的舔嘴、打哈欠以及貓咪的禁止不動、豎毛、蹲伏)搭配上生理數值上的變化(心跳呼吸加快、血壓上升、白血球往周邊組織移動)這些變化的認識都可以幫助獸醫師們能更加的了解動物的壓力變化。
而早期的發現這些變化,不管是醫療行為的修正避免進一步的刺激動物或是在家早點發現動物的變化避免壓力相關疾病的出現都會是個很重要的課題呢!
全站熱搜